1965年7月11日,是我一生中最难忘的日子。那天,我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学生预备党员。回忆起面对党旗宣誓的那一刻,“我宣誓…!”那铿锵有力的声音,依然在我脑海里回荡,令人热血沸腾!也就是在那一刻,共产党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油然而生。心有所信永远跟党走,是我成长奋斗的动力和源泉。
1966年,在北医口腔系完成学业的我,毕业了!心藏理想,急盼早点儿融入那色彩斑斓的社会,以自己学之所长,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为多年教育和培养我的党做些贡献!
然而,就在那一年,我国进入了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在经历了漫长的磨练和等待,终于在1968年夏天,我和爱人也是我同窗共读五年的学友,一起毕业分配到了新疆和田地区墨玉县。那年的10月8日,我携手爱人,挥泪告别父母亲友,登上了由北京开往乌鲁木齐的列车。从此,儿女的远离成为了父母的永久挂念!
新疆!那曾是我心目中既神秘又遥不可及的地方,我带着美好的愿望和理想,不远万里奔向了它的怀抱。50多年前的进疆之路还很艰辛,汽车沿着沙石公路,一路颠簸,从乌鲁木齐到墨玉县竟走了10天!墨玉县是个贫困县,地处塔里木盆地,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南端,气候干燥、风沙弥漫、罕见雨雪。新来的大学毕业生,要接受再教育的锻炼,我们被安置到距县城十几公里远的“火箭公社”卫生院。
60年代的新疆少数民族地区,贫困落后还没有得到彻底改变,缺医少药问题亟待解决。民生岁月尽管还很艰难,然而世代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维吾尔族人民,由衷地感谢共产党给他们带来了解放和新生话。他们朝耕暮耘、勤劳朴实的性格,艰苦奋斗的精神面貌,热爱生活、热情好客的民族风情,深深地感动着我。
初到少数民族地区,我们遇到了不少困难和语言上的障碍。必须要入乡随俗学会生活,才能适应环境开展工作。那时我们吃的是配比粮粗多细少,喝的是涝坝水(人畜共用的水塘蓄水),住耙子房、点煤油灯,卫生院每天也只能供电4个小时。我们虚心向维吾尔老乡和汉族“老新疆”学习,很快就学会了劈柴盘灶、烧火做饭、养鸡种菜、拓煤打砖。后来,我还学起了木匠活,会做些小家具,我们的小日子过得还挺有模有样!
卫生院有4名维吾尔族医专毕业的医护人员,医疗条件和设备都很简陋,配备有药房、治疗室和简易病房,以及一些简单的手术器械,施行全科治疗,在这里根本没有条件开展口腔专科治疗。在校待分配的两年,我们曾在内地多次参加“6.26”医疗队,具有一定的全科医疗知识和技术,所以有信心为民族地区人民的健康做些贡献。
从此,我坚持和维吾尔族医生一道定期下乡巡诊,参加防病治病工作,同时也学到一些常用维语。巡诊中发现,农村地区患白内障、骨关节病、消化系统疾病和妇科疾病的人较多,许多人因此而丧失了劳动能力,生活处于贫困之中。于是,我下决心要从提高生活质量和功能恢复入手,为患者排忧解难。白天看病人,晚上就在昏暗的油灯下查阅书籍,最终我利用现有条件,成功地为3名白内障患者实施了“金针拨障”术。当他们摘掉眼罩重见光明的那一刹那,惊喜若狂的场面感动着每一个人!在此期间,我先后使20多名白内障患者重见了光明。
后来,我和爱人还一起开展了针灸治疗骨关节病、肠梗阻、子宫脱垂、面神经麻痹等多科疾病以及简单的普外手术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深受老乡们的欢迎。
让我记忆犹新的是在一天夜里,一位农村产妇在家生娃时,因胎位不正已难产多时,焦急万分的家属用毛驴车把她送到卫生院。经查,产妇因出血过多、胎死腹中已处于半休克状态,家属心急如焚地恳求医生救救他的妻子。此时若转到县医院,路远难行,恐怕凶多吉少。陪同的亲属们也坚决要求就地抢救,不再转院了。为争分夺秒抢救产妇,我下决心为产妇手术!经过紧张的消毒和术前准备,由我爱人做助手,在局麻下终于顺利完成了剖宫产手术,产妇终于得救了!
患者出院那天,家属紧紧握着我们的手,激动地伸出大拇指说:“感谢共产党,感谢毛主席!北京来的大夫太好了!”,那激动人心的场面让我至今难忘。
1969年底,我终于转正成为中共正式党员,继续坚定地走在初心之路上。在新疆工作的8年中,我多次服从组织调动,做过培训赤脚医生、基干民兵训练、应急伤员救治、组织宣传、医疗管理、农村调研等工作。最后我用4年时间,出色完成了创建县医院口腔科和培养人员的工作。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回望这段历史,我把韶华岁月献给了边疆,用青春践行了肩负的使命。我没有辜负党的教育和培养,没有忘记走过的初心之路。如今我沿着这条路,在党的光辉指引下,已经走过了56年,现在虽已退休,跟党走的初心永不改变!
(北京大学口腔医院 朱春溪)
作者简历:
朱春溪,男 ,79岁,1965年7月11日加入中国共产党,1966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口腔医学系(现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1966年至1968年在校待分配,1968年9月分配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墨玉县医院工作,1976年调回北京。期间,曾就职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口腔综合治疗科,副教授、主任医师,曾担任口腔综合治疗科常务副主任至退休,多次被评为院级优秀共产党员和先进科主任。
朱春溪老师生活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