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关工委 读懂中国 2020年

2020年

理想与坚持—徐光炜院长漫聊

2020年1月19日下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家属区内,虽有冬日的暖阳但依然低调冷清。临床肿瘤学院2015级直博生丁广宇等来自不同专业年级的四位同学拜访了我国著名肿瘤外科专家徐光炜教授。

得知研究生会同学来访,徐老和夫人特意为大家准备了水果和零食,并热情地询问起了每位同学的名字和专业,了解了大家的学习情况,并鼓励同学们多提问题。接着,徐老讲述了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奋斗史诗

回首建院心路历程

徐老回忆道:“由于‘攻克肿瘤’是周总理代表无产阶级发出的号召,也是‘文革’期间医学唯一的一个重要项目,所以颇受重视,各方面予以支持,挑选经营加盟,被选者也以能参与此重点课题为荣。从肿瘤科到创建肿瘤所、以农吉利起家,走出的每一步越来越坚定了我毕生致力于防治肿瘤的事业,要做就必须要做好!于是在1976年,也就是“文化大革命”的最后一年,北京肿瘤研究所正式创建。”

但安顿下来后,肿瘤防治所面临的形势仍然十分严峻,也就是人才和学科的建设非常落后,必须迎头赶上。任务很明确,但如何进行呢?如何能在医科院肿瘤医院独占鳌头的时代、诸强林立的北京,找到生存发展之路?经过深刻地思考和对客观事实的准确判断,在我的带领下,肿瘤所的同志们采取“突出重点,有取有舍”的战略方针。通过分析资料,先后把胃癌和乳腺癌作为研究所的两个重点,不论出国学习、协作研究或是各个科室的研究课题,均尽可能围绕此两重点开展,发展特色、以质取胜。”话语间,徐老用他饱满热情的讲述和爽朗的笑容把我们仿佛带回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随后,徐老就自己的成长和奋斗经历,表达了对肿瘤医院全体研究生同学的鼓励和期盼!

好好思考

徐老谈到:“未来到底在哪里?没人知道。但我们希望未来变成什么样子?需要有个基本的思考。所以定位及其重要,这决定了你的坚守有没有意义。但每一步并非是一趟万事俱备的出发,那是一场主观判断的豪赌吗?不是!所有的决定必须要经过客观的综合分析,绝非胡思乱想。临床还是科研,基于自身情况判断,就没什么不好抉择。选择一个既定的方向后,努力才更加有意义。若你心不在此,很难有所大成。”

好好工作

虽已过耄耋之年,但徐老思绪敏捷、精神矍铄,依然对当前医疗界有着自己清晰又独特的认识。谈及自己的人生之路、医学之路,徐老反复强调的莫过于坚守二字:“难以忘记第一次床上白大褂的兴奋感和责任感,整天排在病房及手术室,争取上台拉钩的机会,每天包括周六、周日,风雨无阻去病房查看自己的病人,最后我获得各专业考试全5分,劳卫制考核优秀的三好优秀毕业生称号。真正的成长,不过是一种放弃。你必须要把别人的休息时间也用于工作学习,才能做出一点成绩”

所以,其实难的或许不是冲锋陷阵的热情,难得的是不动如山,细水长流的坚持。年少时用来学习,成年后用来理解,道理虽简单,但不经历磨练是领会不到的。

好好把握

“人成长的一路,充满各种各样的机会,有人能抓住机会,有人能创造机会,也有人不断错过机会,为什么?因为机遇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时刻让自己准备好!比如说,‘四人帮’打倒后,大家开始如饥似渴的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但英语水平普遍较差,我开始组织主要业务干部参加各种形式的英语学习班,虽遇到重重阻碍,但依然坚持进行长达两年之久的培训。终于,在1978年迎来了公派留学的通知,由于肿瘤所抓外语学习较早,强了先机,一次录取6位,其中一位还是北医第一名!人生不仅仅是勤奋就可以,还要学会把握时机,掌握进场和退场,力争在对的时间做对的事。”

正如采访的整个下午,徐老一直带着暖暖的微笑,像一位老朋友一样说着“大白话”,面对任何问题,给出不需字斟句酌的直接反应。当聊到接近尾声,徐老送给我们全体研究生的励志箴言—“理想与坚持”,愿我们能在医学道路上保持劲头,追梦不止。最后徐老携夫人向全体研究生送出诚挚的新年祝福。

前途光明,道路曲折,下一步的行动胜过千巨豪言。

徐光炜教授简介

现为北京大学临床肿瘤学院、北京肿瘤医院、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名誉院(所)长,1934年10月23日生于上海。1956年毕业于上海第二医学院医疗系,同年加入共产党。后分配至北京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外科从事医疗及临床教学工作。1969年起从事肿瘤专业工作。曾于1958年9月-1961年2月参加卫生部举办的中医研究院第二届西医学习中医班,1984年10月-1985年10月作为访问学者赴美国斯隆凯特林癌症中心及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进修。曾担任中国抗癌协会理事长、中国抗癌协会胃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肿瘤学会主任委员、世界卫生组织(WHO)胃癌协作中心委员、亚太地区肿瘤协会(APFOCC)常务理事、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国际事务部委员等职,国际胃癌学会(IGCA)的理事。